找到相关内容2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柳宗元的佛教观

    《禅堂》)“尝闻色空喻,造物谁为工。” (《芙蓉亭》)“谅无要津用,栖息有余荫。” (《苦竹桥》)等等。从上所引,可见他对“中道”说的解悟,完全达到了烂熟于心、信手拈来的化境。   4、“元气”说  ...

    骆正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0770054.html
  •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——柳宗元诗文中的天台宗思想

    苦竹桥》青松遗涧底,擢莳兹庭中。积雪表明秀,寒花助葱茏。  ——《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之一》这些景致是属于柳宗元的,空旷而宁静,清幽而冷寂,呈现着一种妙不可言的静态美。当然柳宗元笔下的“静”...

    梁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00080824.html
  • 黄檗山

     黄檗山的竹极具韵味。篁竹幽幽,绵延十万亩竹林,亩均立竹100余株,堆青叠翠,郁郁森然。日出有清荫,月照有清影,风吹有清声,雨打有清韵,好一个美妙绝伦的竹世界。刚竹,枝杆挺拔;紫竹,乌黑透亮;苦竹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5486272.html
  • 九华山志卷八

    春夏早秋时见之。每风轻烟暖,则音响互发,宛如一部箫韶。   山凤凰   大如雄雉,绣颈衮背,劲骹悍目。朱冠特起,形如戴盂,夜以承雨露,则互饮之。亦不常见,或曰:竹实生,则来栖隐焉。   李之世诗:苦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3340281.html
  • 道一禅师与中晚唐福建禅宗南岳禅系

    中,沙门千灵辞六祖入闽,来此住锡,……”(①⑦)《莆田县志》“苦竹院”条(①⑧),“千灵传”(①⑨)所载与上述所引《闽书》的记载大致相同。这里所引有关正干、千灵二僧的记载都说,他们二人是曹溪慧能的门徒...

    王荣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3240831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《释氏疑年录》拾遗

     9、池州梅山正宗  苦竹陈氏字季渊   宋乾道(1165至1173)初卒,年七十九  《崇仁县志》   (据《集成》182卷第504册之21叶A上)   10、南明山明慧  婺州人   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5741715.html
  • 玄奘的四川之行

    ,30里秦岭,20里夹岭,25里沙沟,20里高关,20里苦竹沟,30里东江口,又40里徐家梁,30里鸡公梁,30里洵阳坝,40里文公庙,40里火地,20里七佛沟,40里宁陕老城,15里宁陕新城,凡...

    黄运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12054322.html
  • 简论山水诗中的禅意理趣

    狗韭酒纽诗戏作》,这首诗描写杭州云栖寺。唐人写了许多描写寺院环境的诗,境界清幽静谧。如王维的《过香积寺》、常建的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。而袁宏道这首诗将佛寺环境描绘得极为丑陋:白云如狗、顽石粗丑、苦竹如烟、...

    贺秀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2254487.html
  • 禅宗与文艺美

    如:“苦竹绕莲塘,自悦鱼鸟性”(《又答斌老病愈遣闷》二首之一),“落木千山天远大,澄江一道月分明”(《登快阁》)等。可见,黄庭坚“桃花”诗,咏其顿悟禅境,也不是偶然的。“桃花”诗旨在咏其寻道悟禅,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15357393.html
  • 几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的佛教情结初探

    影子,他就是周作人。   周作人(1885-1967),现代作家,"五四"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重要参加者,代表作有《苦茶随笔》、《雨天的书》、《苦竹杂记》等散文集。此人一生都反对极权、专制、盲从,力主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著

    |佛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162839484.html